图片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学科教育 > >

语文阅读“ 质疑”四法

来源::未知 | 作者: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 本文已影响
      斯宾塞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们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授之以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要激发学生质疑的欲望,也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读思结合,巧于无疑处质疑
        “读思结合”,顾名思义,就是边读边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如此。阅读的过程也是手、目、口、脑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只有将读与思紧密结合,阅读时才能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例如《宇宙的边疆》一文为科普作品,开篇却像议论文一样引用名人名言,预习时,学生大多将其忽略,等闲视之。不问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内中的意蕴,就不能体会其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无疑处生疑”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这样才能把书学厚,才能厚积薄发。
2 比较阅读,同异辨析中质疑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为比较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可比较的东西很多,如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同一个作家的不同的作品,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十多年的母语学习,学生也积累了一些语文知识和阅读知识,但大多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课上听到的多是应和,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唱主角。而将比较阅读引入课堂,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学会发现问题。如在学习高中第一册新闻单元时,我将报纸上登载的《易建联期待奇才征程》(严格按标题、导语、主体、结束语写作的时事新闻)与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课外阅读)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发现,《易》文与《奥》文、《那》文行文结构不同,作者参与程度不同;而《奥》文、《那》文在标题、作者参与程度、背景材料使用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将读本《我也是一片树叶》这篇新闻特写改写成普通的消息。于是学生体味了新闻结构的多样性,把握了消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特点和部分作品纯主观性报道的特殊性。可见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堂实践证明,比较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把握文体特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3 预测阅读,优劣对比中质疑
        预测就是预见和推测。预测读书就是根据已知,调动生活储备来阅读课文,推知或设想未知。从操纵过程看,主要有三个步骤:预测———阅读———印证。先根据题目、作者、背景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经验构思文章,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感情走向、结构模式、文体风格进行大胆预测。然后阅读全文,最后把阅读的结果与预测内容进行对比印证,对不同的地方仔细探究。如《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看了标题,学生就想:课文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者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过程。读了课文之后发现所写与自己所想有很大差距,作者只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来突出作者成长为“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学生自然就会思考这样谋篇布局的好处。在讲《动物游戏之谜》前,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小动物游戏的事例,然后让学生结合幼儿游戏,思考动物游戏的意义,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发现虽然我们与作者选取的事例不一样,但我们的假说与课文如此接近,成就感油然而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4 巧布破绽,查漏补缺中质疑
        教师在授课时有时也会无意识地犯些小错误,而我们的学生又很爱挑毛病、追求完美。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故意遗落一些知识,出现一些纰漏,让学生找错,在找错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课本中有些地方处理不够严谨,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让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去阅读,有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人教版旧教材中《说木叶》一文中,有一处标点:“它不同于:‘美女夭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此句中冒号使用错误。学生发现了教材中的错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学习兴趣大增。特别是老师有意识地发给学生一些带有瑕疵的作品,让学生查漏补缺,作者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学生考虑到了,学生很受鼓舞。充分利用学生追求完美的心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学会质疑。
        教学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不教”的目的,前提要教会学生质疑。只有学会质疑,学生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研究型学习,创造性学习才不是空话。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