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

试析朱自清散文中的尚清审美倾向

来源::未知 | 作者: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 本文已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尚清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文人士大夫们不满现实逃避现实的产物,但“尚清”却又体现了他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更多地体味到了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从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保持了精神的纯洁,找到了不同于仕途的人生价值,发展并传播了尚清生活与尚清审美意识。“清”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最早在先秦的老庄哲学中,就作了深刻的论述。老子日:“天得一以清。”庄子也说:“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人莫鉴于流潦,而鉴于澄水,以其清而静也。”夭之所以清,是因为“得一”;水中没有杂物则清澈,不搅动则平静,但如堵塞而不流动则也不能清澈,这就是自然现象;人要像水那样,清澈明净。在老庄的哲学中,“清”与“道”、与“自然,,、与“一”、与“纯”、与“和”、与“虚”、与“淡”有关,与“浊”、与“俗”、与“杂”相对。“清”作为美学范畴,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的基本含义是清洁、清净、清明。“清”的本字为“青”,“青”含有美好之意。日之美好日“晴”,草之美好日’‘青”,米之美好日“精”,人之美好日“倩”,水之美好日“清”。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与“清”有关的含有惬意的词语。如:清爽、清凉、清脆、清澈、清净、清晰、清闲、清秀、清雅、清香、清幽、清新、清淡、清晨等等。为官者崇尚清政、清廉;艺术家追求恬静、和润、飘逸、古朴、雅致;居家生活向往清福、悠闲、幽静、潇洒;就连古代读书人的清贫、清苦、清平也被儒家颂扬为固穷守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仅自然万物、宇宙离不开“清”,真正的人,真正的艺术,真正的政治,真正的道德等同样离不开“清”。另则“新”亦为“清”。新沐谓之“清爽”;新衣谓之“清新”;新房谓之“清亮”;新雨谓之“清凉”。由此可见,作为美学范畴的“清”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以“清”作为基础的一种东方特有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尚清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美学是一种尚清的美学。
    朱自清先生从小就受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后又长期研究中国文学,深受古代诗词散文以及传统美学中尚清意识的影响,因此文化的民族传统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他的散文朴素中见优美,平淡中见绮丽,单纯中见异彩,自然中见真挚。正如李广田所说:“在当时的作家中,有的从旧阵营中来,往往有陈腐气;有的从外国来,往往有太多的洋气,尤其是往往带来了西欧世纪末的颓废气息。朱先生则不然,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泰斗。传统美学中的尚清意识,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他的笔下,无论何种题材,何种文体,都能转化为优美动人的散文。在抒情、议论、描写人物,甚至在表现音乐歌声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朱自清先生的尚清审美倾向。
    (荷塘月色)是人们至今仍然喜爱的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它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就在于朱自清先生用清雅幽静的文字,将一个原本是平凡的寂静的荷塘,赋予了勃勃的生机。虽然也委婉细腻地道出了朱自清先生仿徨、烦闷的心情,但文中的情与景的交融,犹如山水画卷,令人清心沁脾。
    淡淡的月光如清澈的流水,静静地泻在田田的、层层的荷叶上;静静地泻在白色的、零星的、袅娜的、羞涩的荷花上;静静地泻在灌木和柳树上,留下参差斑驳弯弯稀疏的倩影。仿佛牛乳洗过的叶子与花朵,在薄薄青雾的萦绕下,做着笼着轻纱的梦。“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整个荷塘“新”、“清”、“秀”、“淡”、“稚”。在这如诗如画的荷塘月夜美景中,何人能不“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呢!
    在文章中,朱自清先生使用了大量的叠音词,同样体现了他的尚清审美倾向。如淡淡、田田、层层、亭亭、脉脉、缕缕、静静、薄薄、高高低低、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等等,这使得行文的气势变得轻柔舒缓,更加营造了清雅幽静的氛围。
    类似这样的抒情散文还有(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朝晖的一月)、(扬州的夏日)、(看花)、(春)、(威尼斯)、(莱茵河》、(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绿)等。
    (匆匆)的目的在于警世醒人,劝人懂得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珍惜时间。一般应该是板起面孔,表情严肃。但就是这样一篇说教味很浓文章,朱自清先生以流动的笔触,将情融入景,让人们在绘画美和诗意美中得到陶冶。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篇首这三个排比句,虽然暗示了时光流逝的踪迹,但展现在读者面前的“燕子、杨柳、桃花”,却是一个鲜活的春天。文中的太阳,已经不是普通意义的自然景物,它已融入了朱自清先生的主观情感,形神兼备。“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那“逃去如飞的日子”,如“被微风吹散了”的“轻烟”;如“被初阳蒸融了”的“薄雾”。这委婉、轻灵的格调,清幽流畅的旋律,营造了飘忽悠远的意境,使人进入了诗情画意的尚清审美境界,给予人们更多的不是消极,而是惜时进取。

    “跋”一般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属议论文体,主要靠对作品的真知灼见和深刻论断赢得读者。但朱自清先生为俞平伯的诗集(忆)所撰写的《跋》,却没有抽象的理论分析,没有明确的价值评判,更没有直截了当的推荐与介绍。作者将这些都隐入诗化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中。让人们在清新氛围中,感受到了诗集的魅力。
   《忆》是俞平伯回忆儿时生活的诗集,这些诗写得纯真烂漫、清新自然。朱自清先生准确地把握了其神韵,引用了俞平伯(忆》中的一句诗作为(跋)的开头,“小燕子其实也无所爱,只是沉浸在朦胧而飘忽的夏夜梦里吧了。”采用了与诗同样的情致和笔调。“梦”是导入并贯穿全文的典型意象,同时美好的“梦”自然给人以“清”的感觉。“人生若真如一场大梦,这个梦倒也很有情趣的。在这个大梦里,一定还有长长短短,深深浅浅,肥肥瘦瘦,甜甜苦苦,无数无数的小梦。有些已经随着日影飞去;有些还远着哩。飞去的梦便是飞去的生命,所以常常留下十二分的惋惜,在人们心里。”这里的“人生如梦”就是生活,没有通常的消极情调,其中蕴含着诗人的爱,蕴含着诗人清悠的生活情趣。
   诗人儿时的梦充满了闪光的爱,同时又是闪光的爱照亮了诗人儿时的梦,而过去的时光毕竟已经逝去。“眼见得在那隐约的朝雾里,凭你怎样招着你的手儿,总是不回到腔子里来。”为了“略减他的空虚之感,那惆怅的味儿”,又为了“爱着一切的童心”,诗人才不得不提起笔“像春日的轻风在绿树间微语一般,低低地,密密地将他的可忆而不可捉的‘儿时’诉给你。”这曲折有致的叙述,委婉细腻的心理透析,虽然没有一句主观评价,但却将俞平伯的写作动机清晰自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介绍诗集的灵魂与韵致时,朱自清先生采用了这样的诗化语言:“在朦胧的他儿时的梦里、有像红蜡烛的光一跳一跳的,便是爱。”那充满梦幻色彩的迷人的夜:“他将像小燕子一样,沉浸在夏夜梦里,便是分明的自白。在他的‘忆的路’上,在他的‘儿时’里,满布着黄昏与夜的颜色。夏夜是银白色的,带着桅子花儿的香;秋夜是铁灰色的,有青色的油盏火的微芒;春夜最热闹的是上灯节,有各色灯的辉煌,小烛的摇荡;冬夜是数除夕了,红的,绿的,淡黄的颜色,便是年的衣裳,……”朱自清先生以清新爽快的笔调,强调写出了俞平伯儿时生活中那充满梦幻色彩的迷人的夜,让人不用读原诗,便会感受到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感受到一种充满了温馨稚趣的爱的生活氛围。
    如果说,丰子恺先生的画给俞平伯(忆)中的“薄薄的影”“着了颜色”,使诗的影子显得“格外分明”,使“梦的颜色加添了梦的滋味”,那么朱自清先生的(跋)则为俞平伯的(忆)谱上了清亮悠扬的曲,自然巧妙地征服了读者的心,为(忆)赢得了广大的“听众”。《歌声》让人不禁想起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誉,但细细品来仍觉模糊不甚清晰,至少离身心较远。而“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因为它“清爽”是可以触摸到的。歌声如“一个暮春的早晨”,爽人心脾。音乐如“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他的手感觉到了“新鲜的微风吹动”,他的脚感觉到了“经了那细雨”,变得“滑腻可爱”的雨道。“微雨偷偷洗去了”花园里做着“清梦”的群花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有“恬静的红”、“冷落的紫”、“苦笑的白与绿”。音乐如“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吹来了“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还有“清新的蒸气”。这些朴素、淡雅、清爽的语言,表达了富有朝气的青年诗人的内心世界。
    (阿河)与(女人)等散文中,都有关于人物的描写,同样给人以清爽、清秀的感觉。
    阿河“有一套和云霞比美,水月争灵的曲线。”她的两颊“白中透着微红,润泽如玉”;她的皮肤“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她的眼睛“像一双小燕子;老是在淞淞的春水上打着圈儿”;她的笑脸“像一朵桃花.”,微笑时便是盛开的时候;她的头发如纯丝,柔软而光滑。
    在(女人)中,作者看到了“在薄薄的香泽当中,一群白上衣,黑背心,黑裙子的女人,默默的,远远的走进来了。”仿佛看见了“安琪儿”;“在暮霭四合”的湖上、艇里“坐着八九个雪白雪白的白衣的姑娘,湖风舞弄着她们的衣裳,便成一片浑然的白。”她们成了“湖之女神”;“淡月微云之下”的桥上,相依的十来个姑娘,“朦膝胧胧的与月一齐白着”,她们是月姊儿的化身。
    这些描写虽然没有一个“美”字,但朱自清先生对自然环境和人物的野趣与美趣,无不体现了一个“清”字,恰如“清水出芙蓉,夭然去雕饰。”
    “以清为美”是中国许多文学家的自觉追求,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学创作原则。苏东坡有句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瘦,无竹令人俗。”文学创作如果离开了“清”,定会像枯枝旱土,没有丝毫的绿色,没有丝毫的生机,可以说,“清”是对人心灵的安慰与滋润。虽然世隔半个多世纪,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仍像一片清绿、一掇清泉、一盏清茶、一缕清风,给在紧张节奏中工作生活的现代人们,带来了宜人的“清爽”与“清悠”。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