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范文 > 导游词 > 山东导游词 > >

戚继光故里导游词

来源::未知 | 作者: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 | 本文已影响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戚继光故里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戚继光故里的基本情况。故里坐落在原登州府城中心地带,北边靠近府署衙门,南面是府学,东面有鼓楼和基督教堂,西边有马神庙和关帝庙。除了东边的鼓楼和基督教堂外,其它古建筑都已经不存在了。故里的总面积为1.9万平方米,包括戚家牌坊、戚继光兵器馆、戚府、戚家祠堂等。   
  
  蓬莱仙境,人杰地灵,有史以来,这里出现了不少著名人物,戚继光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他是大家所熟知的民族英雄,集抗倭名将、军事理论家、将帅诗人于一身,功盖千秋,名垂万世。为了弘扬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蓬莱市委市政府于上个世纪末对故里进行了保护性的开发建设,2000年全部竣工对外开放。   
  
  因为广场戏台、登州圣会堂和故里连在一起,我们先对前两者作一下介绍。   
  
  广场戏台:这里是为来戚继光故里游览的客人们演出的场所,也是当地群众娱乐场所。节日期间和周未的晚上,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近城村庄、学校,轮流在这里为群众演出。从这里向西去,便进入戚继光故里古建筑群,那里有戚家牌坊、戚府和戚家祠堂。   
  
  登州圣会堂: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门被打开,一些西方国家的传教士纷纷来到我国传教。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国浸信会传教士海雅西来到登州,创立了登州浸信会组织,建立了教堂。时为华北浸信会第一教堂。   
  
  这座登州圣会堂,又称画河基督教堂,是美国高配第夫妇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所建。教堂原为美式建筑,因多年失修,损坏严重,1987年重新修缮。礼堂为单层结构,神坛坐东朝西,正中设有洗礼池,两侧为更衣房。钟楼为二层。一层过厅,二层是储藏室,顶楼木梁上悬有作礼拜用的铜钟。2001年,圣会堂再次扩建。   
  
  先后在该教堂传教的美国教士中,以慕拉第女士在国际宗教界影响最大,她是美国基督教组织派往国外的第一个女性传教士。她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到登州,协助高配第牧师从事教务活动,长达38年,终身未嫁,1912年死于驶往日本神户的船舶上。   
  
  她的一生教绩卓著,美国有专门组织研究她的生平、著作、传教技艺及宗教影响,自1973年以来,每年都有外国游客,特别是美国游客专程到蓬莱参观慕拉第女士长期生活和工作的登州圣会堂,拜谒1915年立的“大美国女教士慕拉第遗爱碑”。   
  
  戚家牌坊: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戚家牌坊。戚家这两座牌坊,西为“父子总督”坊,东为“母子节孝”坊,均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两座牌坊均系四柱、三间、五楼、三檐多脊石雕坊,由花岗岩雕凿而成。高9.5米,宽8.3米,巍峨挺拔,气势雄伟。这条街俗称牌坊街。戚继光的祖母阎氏(知府阎琮之妹),24岁守寡,靠纺织度日,抚养孤儿。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官至京城神机营副将,因怀念老母,辞官还乡侍奉,因其孝闻名被荐举为孝廉。东面这座“母子节孝”坊是朝廷为褒扬戚继光的祖母和他的父亲而立。牌坊中间额书“旌表赠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右都督戚宁妻一品夫人贞节阎氏”。“诰赠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荐举孝廉戚景通”。牌坊上下分三层雕刻,东上层是“丹凤朝阳”。中层早已毁坏,底层是“麟麒与凤凰”;西上层是“二龙戏珠 ”,中层是“南海大士与八仙”,底层是“狮子滚绣球”。西面这座“父子总督”坊,是朝廷为表彰戚继光和他的父亲的功绩而建的。牌坊中间额书:“诰赠骠骑将军护国都指挥使前总督山东备倭戚景通”、“镇守浙福江广郴桂总兵都督同知前总督备倭戚继光”。牌坊上下也分三层雕刻:东上层是“二龙戏珠”,中层是“戚继光征战图”,底层是“狮子滚绣球”,西上层是“凤凰穿牡丹”,中层是“鱼龙变化”,底层是“麒麟与凤凰”。


  戚继光兵器馆:在长期反侵略战争中,戚继光发明和改进了许多新的武器,还创造了许多新的阵法。现在请大家参观戚继光兵器馆。兵器馆位于戚府对面,分东西两个展室,占地面积730平方米。   
  
  戚继光发明和改进的武器主要有狼筅、镗钯、加刀棍、钩镰、撩钩、火砖、喷筒、鸟铳、虎蹲炮、无敌大将军炮、火箭等。   
  
  1、腰刀:明代冷兵器,长三尺多,短把,为单手使用。   
  
  2、盾牌:是用木、竹、藤和皮革制成的防卫武器,有步兵旁牌、骑兵旁牌和守城时用的木立牌、竹立牌等种。展柜里陈列的是步兵旁牌。它是长形,用来遮蔽身体。明代戚家军用的步兵旁牌有手牌、燕尾牌、挨牌、藤牌等种。   
  
  3、标枪:是用臂力投掷兵器,以杀伤敌人。明代标枪,有与盾牌并用的标枪和战船上使用的犁头镖和小镖三种。标枪长约七尺,前粗后细,铁锋重大,枪的重心在前,所以投得远,准而有力。   
  
  4、狼筅: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采用的一种防御性武器,分竹、铁两种。竹狼筅是用长而多节叉的毛竹,末端包上铁如小枪、两旁多留枝刺,用火熨使之有直有钩,再用桐油灌之,敷上毒药。筅长一丈五尺,要有九层至十一层为最好。《武备志》说:“附枝软,则刀不能断,层深,由长枪不能入,故人胆自大,用为前列,乃南方利器”。它通常在鸳鸯阵中与其它兵器配合使用,以长枪夹其左右,镗钯、大刀接应于后,才能发挥出它的效能。戚继光的部队,在平倭战争中,用狼筅对付倭寇的长刀,取得了良好效果。   
  
  5、戚家军战船及兵器:在东南沿海抗倭战争中,戚家军使用的战船主要有:大福船、叭喇唬船、八桨船、哨马船等。战船配备武器为:无敌神飞炮、佛朗机炮、虎蹲炮、鸟铳、火桶、喷筒、火箭(飞刀、飞枪、飞剑)、钩镰、撩钩、犁头镖等。   
  
  6、镗钯:镗钯是一种多刃兵器,始创于明代。镗钯原先用于狩猎,又叫叉,不是军中兵器。倭寇入侵我国南方省份,猎户参加战斗,才开始使用镗钯。明代军事著作《武备志》中说:“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戚家军使用的镗钯类兵器有镗钯、     (tǎng)杷、扒、镗、铲、马叉等六种。镗钯长七尺六寸,重五斤,前有三刃,中锋长出二寸,坚锐如枪,两旁为四棱刃的“横股”。它不仅可刺,又可“  架”敌人的兵器,“兼矛盾两用”。距敌远时还可用它的两股作为发射架以燃放火箭,敌近时则用它本身进行格斗。   
  
  7、长枪:是明朝军队近战的主要武器。枪头长度为三寸至七寸,重量不超过四两,以竹或木为杆,长一丈二尺左右。   
  
  8、鸳鸯阵看板: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中,创造的一种阵法。每十二人为一队,第一人是队长,后为两名藤牌手,两名狼筅手,四名长枪手,两名镗钯手,最后一人是伙夫。鸳鸯阵为短兵器和长兵器藤牌、狼筅、长枪、镗钯等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配合起来使用,使之具有攻防兼备的整体战斗力。   
  
  9、倭刀:倭寇使用的短把长刃战刀,为双手使用,是日本剑道中独特兵器,与中国原有的单手使用的腰刀有所区别。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戚家军在浙江台州大败倭寇,取得台州大捷,戚家军获得其武器及用法,此后在明朝军队中流行,称长刀。   
  
  10、弓箭:我国在两万八千年前(陕西省朔县峙峪文化遗址)发明了弓和箭。弓箭能在较远的距离上杀伤敌人。弓的优点轻巧灵便,射箭时,需用一只臂托弓,一只臂用力拉弦,将箭射出。箭最早出现有石镞、骨镞、贝镞,后在箭杆上装上羽毛,以保持飞行方向。我国在商朝后出现铜箭镞、铁箭镞。 

11、弩:弩是安装有臂的弓,弓臂上设有弩机。我国在战国时期以前就发明了弩。   
  
  12、小镖:是明代战船上使用的投掷兵器。   
  
  13、撩钩:戚家军海战时用于捞取首级,钩搭敌船或绳索,刃为三钩的冷兵器。   
  
  14、犁头镖:是明代战船上使用的投掷兵器。   
  
  15、钩镰:戚家军海战使用的刀刃弯曲的冷兵器。用以割断倭船绳索和钩取倭船。   
  
  16、大棒:长七尺,头上装一鸭嘴形二寸长的刀,可打可刺。   
  
  17、加刀棍:是戚继光所创的独特兵器。刀长五寸,刀下为大棍,可打可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要求加刀棍的制作“刀更短更妙”,棍把要刻有凸棱,与刀刃方向相同,便于戚家军士兵夜间遇警时,知道加刀棍的刀刃方向。   
  
  18、虎蹲炮:是明代中期将军炮之一,创造于嘉靖年间。当年戚家军的抗倭战争,多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那里不仅山多,而且到处是水田。原有的毒虎炮体轻易跳,后坐达二三十步,常常伤害炮手。佛朗机笨重,运行不便。鸟铳威力小,难以对付倭寇的结队冲击。因此,为弥补上述火器的缺陷而创造了虎蹲炮。它利于防守险隘,便于对付倭寇的密集部队。其炮身长二尺,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起来,每发装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一百枚,上面用一个重三十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   
  
  19、铁炮弹:1984年蓬莱水城清淤工程中发现。   
  
  20、石炮弹:1984年蓬莱水城清淤工程中发现。   
  
  21、三飞:飞刀、飞枪、飞剑,是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射的气体的反作用力发射的火箭,为单级火箭,在明朝初期就已发明。这种火箭发射的原理直到现在仍然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戚家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箭的军队。它是将药筒绑在箭杆上,引线向后,箭头涂毒药,能射穿盔甲,射程可达五百步。与敌人交锋时,将三飞架在树枝或镗钯上,等敌人进到三百步的时候,即点火发射。   
  
  22、竹节炮:明代的火器,因炮身多箍,形状象竹节而得名。这门竹节炮是1984年在蓬莱水城港口清淤时发现,是明朝水军使用的舰炮,在当时世界海军中是最先进的。竹节炮是平水面发射,击中敌船水线以下,将船击沉。   
  
  23、长城砖:戚继光曾镇守蓟州督修长城,这块砖是天津市黄崖关长城原砖。   
  
  24、五方旗:是戚家军军旗,代表东、南、西、北、中或前、后、左、右、中五个方位的旗帜,每个方位规定不同的颜色表示。旗共五面,东方蓝旗,上画青龙;南方红旗,上画朱雀;西方白旗,上画白虎;北方皂旗,上画玄武(龟);中央黄旗,上画神蛇。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记叙:五面旗帜作为标志,指挥戚家军坐下、起立、前进、停止,以及前后左右调动所用。   
  
  25、城墙、尖砖垛口及悬眼:现存明代长城是由戚继光率领士兵修建的。它东起山海关,西到西塘岭。戚继光督修长城时,有许多发明。如在长城上修建尖砖垛口、悬眼、空心敌台等。大家请看,这段城墙上的垛口,左右以及上方,呈尖形,目的为防止敌人攀登城墙。垛口下方开有圆孔,叫悬眼,供守城士兵射击敌人所用。   
  
  26、望杆车:戚继光在北方镇守蓟州时,创建车营。这种四个轱辘的车叫望杆车,上设吊斗,可居高  望,观察敌人的行动。   
  
  27、无敌大将军:明代火器中,对一些较大的火炮,则封为将军,有无敌大将军、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夺门将军等将军炮系列。这门无敌大将军是戚继光镇守蓟州期间,根据佛朗机的式样而改制的一种威力强大的火炮,重1800斤。   

28、佛朗机:是明朝正德末年从葡萄牙传入的火器,炮长五至六尺,大的重一千多斤,腹部有长口,用以安装子铳。佛朗机与明代其它火器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用子铳装药,发射后,可立即更换子铳,进行第二次发射。具有装填方便、射速较快、射程较远、命中率较高的优点。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记载到:“此器最利,且便速无比”。戚继光驻守长城时规定:“每座空心敌台配佛朗机八架,每架配子铳九个”。佛朗机多用于攻守城堡和海战。   
  
  29、石炮:石炮是用不同的石材凿成球形或枣核形状,一般长80至160厘米,重200至300多公斤。石炮口小,炮膛大,内部凿空,装入炸药,以土封口,留药线在外。石炮后部长方形凹槽,是点火槽。有的点火槽,还配有铜盖或铁盖,用以防潮。石炮的尾部凿有牛鼻孔拴系绳索,是为了调整炮口方向和拉运。史载,每座炮台备有石炮50门,使用时用绳索拉到城墙爆炸或点燃后推向敌群。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称赞到:“第一利器,且不费官  ,一时数百万可备。”   
  
  石炮的发明,体现了中华民族卓越的创造才能,是罕见的历史文物。   
  
  30、火箭车:明朝军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和使用火箭的部队。这辆战车就是供发射火箭用的火箭车。火箭车上的火箭可单独发射,部分发射以及同时发射。可以说它是现代火箭炮的原始雏形,它与现代的“喀秋莎”火箭炮极为相似。   
  
  31、无敌大将军车:无敌大将军车是运输明朝军队中的大型火炮无敌大将军的炮车。   
  
  32、偏箱车:戚继光创立车营中的一种战车,遇敌时,将偏箱车连接起来,士兵以偏箱为依托射击敌人。   
  
  33、鼓车:这辆战车内设大鼓,是戚继光军队中指挥作战所用。   
  
  34、夜叉擂:明代防御性武器,守城用的擂木。   
  
  35、狼    拍:明代防御性武器,用以守城。   
  
  36、火桶:明代燃烧性火器,戚家军用于水战。据戚继光《纪效新书》记载:火桶为木制,装火药五斤,上埋一层沙土,沙土上放大瓷碗,碗内盛燃烧的木炭,与倭寇水战时,投掷到敌船上,火桶燃烧爆炸。   
  
  37、三眼铳、四眼铳:明朝早期火器,在战斗中存在发射一发后,敌如蜂拥而来,便不能发射第二发的缺点。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造两头铳,可旋转连放。后来又造二眼铳、三眼铳、四眼铳、以及五眼、七眼、十眼等多管式多节铳。可以单放、齐放和联放。这些改进,部分解决了装填、燃放慢的缺点。   
  
  38、喷筒:喷筒是喷射火焰、药饼的管形喷射火器,为明代所创制,用于攻守城寨和水战。戚家军使用的这类火器计有毒药喷筒、满天喷筒、毒龙喷火神筒、一把莲、钻穴飞砂神雾筒、神火喷筒等六种。其作用是使目标燃烧和敌方人马中毒。如戚家军常用毒药喷筒,按《纪效新书》记载,用两寸直径的圆竹筒一根,长近二尺,以麻绳密缠,筒下端安上五尺长的竹、木柄。装药时,先下炭多硝少的慢药(燃烧药),次下喷药(发射药),再下含有砒霜的药饼,一枚为一层,共装五层。发射药装配多少,要根据竹筒的粗细和药饼的大小适当增减,如配制得法,喷射火焰可远达数十丈。粘上船帆,船篷或其他目标,立即引起燃烧,并使敌人中毒。   
  
  39、火妖:戚家军使用的投掷性火器。其外形为球形,用硝石、硫磺、松脂、砒霜、铁蒺藜等为药料,外裹地鼠纸,涂抹松脂油。戚家军使用的火妖有两种:一种是毒药性火器,临敌时,抛掷到敌方,使敌人口鼻流血;一种是以铁蒺藜为主的杀伤性火器,爆炸后杀伤敌人。火妖多用于近战、海战以及守城时防御性战斗。   

40、戚继光兵阵沙盘:这是戚继光军阵沙盘,戚继光在镇守蓟州时,创设车营、骑营、步营,将车、骑、步营融为一体,军阵最外层为车营,以火器攻击敌人,其后以骑兵追击歼灭敌人,军阵中间为指挥作战的座车、鼓车。   
  
  41、火砖:明代燃烧性火器,据戚继光《纪效新书》记载:火砖是用地鼠纸制成的毒火药。一个火砖分上、下两层,每五个为一层,药芯用竹筒穿入。火砖是投掷或由抛石机抛掷到敌方,爆炸燃烧使敌人中毒昏倒,皮肉燎伤。   
  
  42、子母炮:戚继光根据佛朗机炮改进的一种火器。   
  
  43、鸟铳:亦称鸟嘴铳,是明朝嘉靖年间在东南沿海平倭寇的战争中掳获的。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开始制造。《武备志》论述鸟嘴铳身管长,所以射出的子弹“势远有力”,又因下面有木托,可用手托铳的前部,发射时不易摇摆,所以“十发有八九发命中”。   
  
  44、快枪:明代的一种火绳枪,枪管长两尺,枪把长五尺,多装备于明朝北方军队。快枪无准星,命中率不及鸟铳。   
  
  45、炸炮:是一种踏发式地雷,用生铁铸造,大小和碗一样,内空,上留一指粗的口,装填炸药以后,用小竹管穿线于内。临阵时选定敌人必经的要道上,或自己阵地前方敌人容易接近的地区,将几十个炸炮都连接在“钢轮发火”装置的“火槽”上,挖坑埋设,用土掩盖,敌人踏动钢轮机,即发火爆炸。   
  
  钢轮发火是一种发火机。在木匣内装钢轮和燧石,用绳卷在钢轮的铁轴上,从匣内引出,横拴在道路上。人马拌绳或拉绳,牵动钢轮磨擦燧石发生火花,使引信燃烧。   
  
  火槽是明代埋设地雷时用的总引信。这种引信安装在空竹管内,埋于地下,一头或两头与钢轮发火机相连,各个地雷的引信又都用小竹管与火槽相连接。当钢轮发火使引信燃烧时,即可引起地雷群爆炸。如无火槽,则埋在地下的引信不能顺利燃烧,地雷不能爆炸。   
  
  46、瓷蒺藜:在戚继光曾镇守过的蓟州出土。瓷蒺藜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手榴弹。它内装火药,点燃引线后,投掷到敌军阵中,爆炸后杀伤敌人。瓷蒺藜上的凸刺,是为了投掷到敌阵中,防止瓷蒺藜滚动而设。   
  
  明代兵器的发展,在中国兵器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朝弘治年间发明的毒火龙炮,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开花弹。从实心弹发展为爆炸弹,这是我国炮弹的一次重要改革。明朝火箭的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单级和多级火箭,明朝军队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和使用火箭的军队。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幅长卷式大型公共环境浮雕壁画,就再现了当年戚继光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景象。浮雕壁画长近50米,高近4米,共分为四个主题。   
  
  第一部分    将门世家:戚继光六世祖戚详是明朝开国功臣,自其子戚斌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移居蓬莱,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官至山东总督指挥使。戚继光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师导,崇尚文武、忠孝两全,是一位文武兼资的儒将。他的两部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画面展现戚继光静坐书案读书著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风采。   
  
  第二部分    军民同乐:戚继光浙闽抗倭,转战南北,屡摧倭寇,解救沿海人民于倒悬。戚家军所到之处,号令金石,秋毫无犯,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军队入城“百姓淅米而炊,扫榻以款士卒,如大宾贵客”。画面是戚家军大捷后,士兵欢呼,群众欢迎的场面。   
  
  第三部分    汤前大阅:戚继光镇守蓟州期间,练南兵,整营伍,修敌台,造武器,创造了以墙、台、堑严密防守,车、步、骑协同作战的新战法,使京师未警、边陲安然。画面是隆庆六年(1572年),戚继光在汤前(河北遵化县西北福泉山下)举行的一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车步骑三军配合作战的军事演习。出动了十六万士兵,千员将领,九营车骑阵,营伍肃整,约束严格,令行禁止,充分显示了戚继光的军事才能。   

第四部分    回归故里:由于明廷昏庸,*臣当道,戚继光晚年被政治小丑的“百舌”“千口”打得一败涂地。他在疆场上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束手无策。先是被贬调到广东,一年后又被解职归田。这一画面是戚继光回归故里后,靠读书写作,整理以往的公文函牍排遣寂寞生活。   
  
  这一画面是戚继光研制的各种新火器。他首次提出我国古代火药配制工艺,创造了实用的快枪、火炮、地雷和燃烧火器,这在当时是中外首屈一指的,南倭北虏,闻风丧胆。   
  
  戚继光父子一生居官清廉,无私无欲,不蹈时弊,报国为民,忠孝闻名。戚景通病故时,四壁清空,惟留川扇一把、睡床一张。戚继光在父亲的熏陶下,从务必做好官到求为好人品,是他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的升华。   
  
  纵观戚继光的一生,其主要功绩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他是抗击倭寇的一代名将。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多是在中华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中产生的。从历史贡献来看,或是功败垂成,或是斗争失败,实际对本民族未能起到匡危扶亡的作用,他们在以自己的精神和气节激励和感召后世的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而戚继光则可称为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压迫的第一位光辉典范,并且在保卫祖国海防的殊死斗争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正是有了他和他所领导的“戚家军”,才把长期为害东南沿海的倭寇扫平,使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了保障。其次,他是一位边关戍守的优秀统帅。他在蓟州总理四镇军务期间,训练士兵,修筑城防,完成了东起山海关,西到石塘岭两千多里长的城防工程,并创立了后勤部队--军营,采用了各个兵种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新战术。经过他的努力,边塞守军不仅人数达到16万,而且战斗力大大加强,军容之盛始终为诸边之冠,边塞内出现了长期未有的太平景象。第三,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著名将领多无兵书,能写兵书的又多非名将。从秦汉到明朝的两千多年间,既是著名将领又著有著名兵书的只有戚继光一人。他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为我国军事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第四,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将帅诗人。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以其卓越的功勋彪炳史册。同时,在繁忙紧张的军务之余,他孜孜不倦的从事诗文写作,留下了诗文集《止止堂集》五卷,丰富了我国的文学遗产宝库,被人们誉为文武兼备的儒将。]   
  
  戚府:现在我们参观的就是戚继光府邸。提到戚府,便不能不追溯戚家的历史。戚继光的远祖是在河南卫辉府,他的六世祖戚祥跟随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斗争中,成为开国功臣,为了追念他的功绩,明政府授予其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所以,自戚继光的五世祖戚斌开始,这里就一直是戚氏族人聚居的地方。到了清代,戚氏家族逐渐败落,祖居渐成废墟,民国初年,仅有的一点房产也授与他人。现在重修的戚府,是按照明代建筑风格恢复的,占地面积1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明朝官员府邸建筑是有等级要求的,戚继光官级一品,按规定为五间五架,所以这里的厅堂全都是五开间。   
  
  昊天无涯:“昊天无涯”这一匾额出自浙闽一带歌颂戚继光的歌谣。歌谣是这样写的:“戚我爷!戚我爷!爷未来兮民咨嗟,爷既来兮,凶妖荡尽。草木生芽,欲报之德,昊天无涯。”“昊天”比喻父母恩情深重,报答不完。这一匾额,显示了戚继光在南方的功德。   
  
  横槊堂:“横槊堂”名出自戚继光的诗文集《横槊稿》,反映了他“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戎马生涯。   

(戚继光一生仰慕那些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并常以此为楷模,激励自己。明柱上这副楹联是戚继光在他的诗歌中引用古代英雄报效国家的典故“千年击楫前贤志,万里投笔羡请缨”。上联是指东晋初晋元帝拓定江南,未及北伐。大将祖逖,为了平定中原,请命带三千人渡江,行至中途,击橹发誓,若不能平定中原,就像这大江之水一样有去无回。下联“万里投笔”是指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志在万里,奉命率领36人出使西域,巩固了汉朝和西域的关系,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羡请缨是指西汉大臣终军,请命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归服汉朝,行前主动立下军令状,终于完成任务。)请到里面看一下。横槊堂是戚继光接待官员、友人和办公的地方。戚继光既是武将,又具文官风度,文才武略双全。在一部兵书里戚继光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现了他居安思危,保国安邦的爱国情怀。   
  
  这里陈列的是戚继光上朝时所穿的官袍,另外这边有两块牌坊构件是施工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   
  
  这里有东西两厢房,我们先参观一下西厢房。   
  
  戚继光画像:这幅画像是由戚氏后裔保存下来的,是戚继光镇守蓟州督修长城时的画像,他坐在虎皮椅上一派大将风度。从这幅大事纪年表和那幅足迹示意图中可以看到,他英年成才,大半业绩建于青壮年时期。他17岁世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25岁至27岁,升任署督指挥佥事;在27至39岁时,奉调江浙闽伉倭;39至56岁,他北守蓟州;56至58岁,被调往广东;58至60岁,告老还乡。   
  
  戚继光战刀:这把战刀是国家一级文物,是由蓬莱戚氏后裔保存下来的。   
  
  宝刀歌:这首宝刀歌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写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向朝廷请求,回山东兴办团练抗击日寇,得到朝廷批准,途经莱阳,从莱阳县令手中得到了这把戚继光战刀,欣然作了这首宝刀歌。   
  
  这是横槊堂东厢房。   
  
  戚继光在27岁至39岁时奉调江、浙、闽抗倭。他率军驰骋疆场,打了许多漂亮的大胜仗,解救浙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倭寇之害的广大人民对戚继光特别敬仰。这里陈列的几幅照片,就是浙闽一带人民为了纪念戚继光而建的戚公祠的照片。   
  
  长城纪念碑:1567年,戚继光奉调北守蓟州,他看到北方边防废弛,年久失修,难以防范,于是率领士兵们修建长城二千里,兴建空心敌台1000多座。这三块石碑就是戚继光督修长城的鼎建碑,属于国家二级文物。   
  
      止止堂:是戚继光在蓟州总理署中的三间书房兼办公之用。(堂名出自《庄子》中“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的典故,表示他谦仰自持,愿在虚静之中得到吉祥。“止止”按周易卦意为“刚健而不妄行”。戚继光著有《止止堂集》,内中包括诗文《横槊稿》三集、杂文《愚愚稿》两集。)这里是戚继光处理公函文牍、看书写作的地方。西为休息室;东为书房。戚继光自幼刻苦自励,博览群书。(他既有严父指教,又有良师督导。17岁袭父职后,仍然勤学不辍,朝暮步行外馆就读于幼时的启蒙老师梁   老先生,梁先生感动地说:“你世官,今幸仕矣,而师于人,吾成汝志。”于是梁先生登门尽心教授。戚继光过意不去,要请梁先生吃饭,梁先生说,“你父一生廉洁,无遗资,安得办此?”竟斥责而去。戚继光深为感慨,于是题诗《韬钤深处》,“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一千古名句,便是出自这首诗。并刻志于楹“功名双鬓黑,书剑一囊轻”。)戚继光四十年戎马倥偬,经常手不释卷,勤于笔耕,重要公文从不假手于书吏。   

 戚继光一生著述甚盛,垂训有《家乘》、《愚愚稿》,交游有《笺牍》,筹国有《请兵辩》、《奏疏案牍》,诗文有《横槊稿》,治兵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储练通论》、《哨守条约》等,还未刊刻和失散的不计其数。著名的两部兵书《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是古代军事思想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成为治军谈兵者效法的章典。   
  
  这里是止止堂西厢房。   
  
  戚继光信牌:是国家一级文物,嘉靖三十三年,戚继光27岁时,在山东等处任总督备倭署都指挥佥事时签批的押解犯人时用的信牌。   
  
  独醒石:是戚继光手迹拓片,石刻保存在福建省福清县瑞岩山。   
  
  这些是各地为了弘扬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而编撰的文集。那两幅是戚继光签批公文手迹,原件藏于辽宁省档案馆。   
  
  休休台石刻拓片:是戚继光的手书,是福建省重点文物,现在保存在福建省福清县瑞岩山。   
  
  戚继光纪念碑拓片:保存在浙江省乐清市西郊戚公亭。   
  
  悠憩堂:这是戚继光的寝室。戚继光在战场上是战无不胜的将军,但在政治斗争中却束手无策。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56岁的戚继光,被*臣弹劾,排挤到广东,他拖着老迈之体、伤病之躯惨然离京。万历十三年(1585年),被解职归田,整理自己多年的公文函牍排解寂寞。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初八在他的故里与世长辞,享年60岁。万历末年,朝廷赐谥号“武毅”,崇祯八年(1635年),朝廷为褒扬戚继光,在蓬莱建祠纪念,赐额“表功 ”。   
  
  这里是悠憩堂西厢房。   
  
  南墙这几幅照片是浙江、福建等省为了纪念戚继光而修建的戚继光公园和戚公塑像的照片。   
  
  这幅石刻保存在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是戚继光与汪时元等人游齐云山后齐云山道士吴伯宁、胡白章题刻的。   
  
  孝思(忠孝)堂:戚继光以其光辉的一生,赢得了人民的爱戴。400多年来,浙江、福建、蓟州一带人民一直怀念敬仰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到处为他勒碑、铭功,建立祠庙,墙壁上这些照片就是各地为了纪念戚继光而建的纪念馆照片,还有许多以戚继光名字命名的山名、地名、街道名,每当中华民族遭到外来侵略时,戚继光的名字便成为激励人民斗志的爱国主义精神旗帜。这里还有戚继光亲自撰文的《重修三屯营镇府记》碑拓片。   
  
  这里供奉着戚氏祖先神主。挂有戚氏祖谱。   
  
  请您先看一下戚氏支系图。戚氏家族有四大支系,分别是蓬莱支系、贵州支系、定远支系、江夏支系。   
  
  蓬莱支系:始祖戚祥追随朱元璋起兵反元,成为开国功臣,戚祥死后,子戚斌被授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移居登州,到戚继光时已经居住了六世,至今是第十九世。   
  
  贵州支系:戚继光弟弟戚继美,万历间由狼山总兵升贵州总兵,遂移居贵州,是贵州支系始祖。   
  
  定远支系:戚继光弟弟戚继明,万历年间辞吴淞总兵职,迁居安徽定远,是定远支系的始祖。   
  
  江夏支系:戚继明第四世孙戚同襄,清朝康熙年间定居江夏(今湖北武昌),是江夏支系的始祖。   
  
  这幅看板是表功祠的照片。   
  
  戚氏墓园:在蓬莱市区东南7.5公里的芝山南麓,有戚家墓地。墓地从戚继光的六世祖戚祥开始,戚氏族人死后均葬在这里,而且按辈份由北向南排列。戚景通墓、戚继光墓皆存有墓道。这就是戚景通和戚继光的墓志铭。   

 

孟诸书屋:“孟诸”为戚继光的晚号。他的书屋藏书达数千卷,自幼好读书,“不求安饱,笃志读书”,“日孜慕古,博极群书”,从他250多首诗歌中所应用的典故之广泛,可知他知识之渊博。戚继光的上司和同僚称颂他:“忠诚懋著文武兼资,文武并用而学有渊源。”   
  
  后花园:这里是戚继光幼时玩耍的地方,占地2300平方米,戚继光幼时在读书之余最爱做军事游戏,用泥巴筑城墙,堆砖瓦成壁垒,削竹剪纸做旗帜,由他充当指挥,竟能指挥得部伍整齐,有分有合,有进有退,很有战争的气氛,表现了戚继光在童年时即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华。   
  
  望云楼:这幅楹联“翘首五云宫阙近,灵气常映太平搂”,是戚继光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正月初一登太平楼作的诗句。意为楼高天近,愿神光灵气保佑太平盛世。称它为望云楼,是因为它鹤立鸡群,高可与云天接近,一望无际。戚继光常在这里接待同僚与高朋贵友,望云观海,俯瞰古城。   
  
  戚家祠堂:崇祯八年(1635年),戚继光死后四十多年,朝廷为褒扬其功绩,建祠纪念,赐额“表功”,称“表功祠”。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1935年修整。祠为家庙式建筑。有门房、过堂、正祠各三间,均为单檐硬山式砖石木结构,占地面积596.1平方米,建筑面积131.38平方米。前廊明柱楹联是1934年冯玉祥来蓬莱时书写的,上联为“先哲捍宗邦民族光荣垂万世”,下联是“后生驱劲敌愚忱惨淡继前贤”,正祠门上方为“戚武毅公祠 ”,“武毅”是万历末年朝廷赐戚继光谥号。楹联“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是郁达夫所书。祠内四壁镶嵌着介绍戚继光生平事迹的板图,祠东为花园,原有 “忠”、“孝”二碑,为文天祥手迹,碑背面分别镌有戚景通忠孝碑跋。二碑皆毁于文革期间,现在的碑是1986年重立的。   
  
  (说到戚继光的名字,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据戚继光《年谱》介绍。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任江南漕运把总时全家住在济宁南60华里处的鲁桥,戚景通的长夫人张氏不育,又娶了王氏夫人。一天晚上,戚景通与张夫人在北屋安眠,至午夜,戚景通突然从梦中跃起,双手合十,作揖不迭,张夫人被其惊醒,忙上前扶住,问其所以,戚景通说:“刚做一梦,见一红衣仙人,头戴高帽,手持笏板,降于庭中,忽然变为一只老虎跃入南屋。”其时怀孕临产的王夫人正在南屋睡觉。戚景通刚想唤人去看望,待女却急忙来报王夫人生了一男孩,恰好王夫人这晚也做了一梦,见一红衣仙人从天而降,孩子生下后,室内华光五色,因此戚景通为其取名为“继光 ”。取此名可能还有一意,就是希望孩子长大继承父祖遗志,光大门庭。) 

零点棋牌_十点半游戏-官网平台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