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是高考政治试题中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推理、综合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在试卷中的比重一贯都很大,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选择题答题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得分的高低。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了选择题的解法研究,概括出了在解答选择题过程中要坚持“三审”的解题思路和“九排除”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因其答案的确定性和评卷较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又被称为客观题。它是高考政治试题中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推理、综合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在试卷中的比重一贯都很大,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可以说,选择题答题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得分的高低。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了选择题的解法研究,并参阅了一些资料,概括出了在选择题解答过程中要坚持“三审”的解题思路和“九排除”的解题方法,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三审”
选择题由两部分构成:题干和题肢。其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要相符合,这既是设计选择题的重要原则,也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依据。了解了选择题的特殊性,答好选择题其实也不难。解答选择题从解题思路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三审”。
1.审题干──领会题意
就是把握住题干的规定性,包括题干所规定的选择方向、范围和程度等。这是前提条件。应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全面理解题意。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审清题干,就要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弄清题干的中心思想。
例题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下面关于与时俱进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新范畴②直接体现了党的阶级性质③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统一④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对立和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很多同学错选了,选了A,其实题目问的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三个代表”,中心思想没有抓住。正确答案是D。
二要准确地把握“题眼”,即找出关键词语。因为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例题2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职能。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
该题的关键词,即“题眼”是“标价”、“货币”、“职能”。从这些词知道,本题是考查货币的职能,题肢必然与此有关。而“标价”进一步说明了考查的是货币的哪一个职能。故答案选A。
三要明确题意所指的方向。题意所指的方向规定了答案的选择。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桥梁。如有的要求选对的,有的要求选错的;有的要求选原因,有的要求选结果;有的要求选本质,有的要求选现象;等等。只有知道了题目问什么才能知道要选取什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环节。
例题3“离开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上看,反映了下列观点:
A.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国家的性质是同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C.党的领导是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D.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题中的“从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上看”规定了题目选择的方向。B本身错误,只有D才是符合规定的。
例题4宗教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原因有:
A.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D.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第25题,题目要求找的是“原因”,B肢明显错误,因为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D肢是题干的“果”,而不是题干的“因”。误选D就在于没有弄清命题者所提出来的要求。答案选A、C。
2.审题肢──缩小范围
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搞清楚各个题肢的确切含义,直至掌握各题肢之间的细微差别,判断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错误,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只有这样,才能依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进行正确的鉴别。
例题5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A.我国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B.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很大提高
C.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D.我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A、B内容与题干无关,而D则是题干的结果。
例题6中国有13亿人口,多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该题B选项“有了量变就有质变”是不符合哲学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可首先直接排除,A选项尽管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不相干,D选项是C选项的具体表现之一,A、D均应排除。正确答案C。
3.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
要运用所学知识,将题干与题肢一一相对照,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作出鉴别。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确定题肢本身是否正确,把那些本身错误的题肢先剔除掉;其次确定哪些题肢与题干有关,把那些虽然本身正确,但同题干无关的题肢剔除掉;第三是辨明哪些题肢是与题干相符的,只有题肢与题干相符才能选,仅仅是相关而不相符的或无关的都不选。
例题7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此题应选A。B是干扰项,有一定迷惑性,如果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等同起来,就会造成误选。C项是行政机关,D项是司法机关,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例题8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运用“审题肢”的方法,首先发现C、D两个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可直接排除;而A、B两个选项本身说法正确,那么唯一的一个答案就应该从其中产生,故需要考查它们与题干的规定性是否有联系。题干考查的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根据这一规定性发现A选项“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首先”表现之一。而B选项是符合该规定性的,故选B。
(二)“九排除”
解答选择题从解题方法方面可以有九种,即“九排除”。
1.排误法:即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例题9参见例题6。例题6中的B选项“有了量变就有质变”的叙述全部错误,故可直接排除。
2.排异法:即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题肢。
例题10参见例题8。例题8中A选项虽然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故排除。
3.排重法:即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例题11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品种。但是由于种植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板、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从哲学上看,上述事例中,种植沙柳固沙防风从难以实施到有效实施,其成功之处在于
A.发现了沙柳具有固沙防风的性质B.掌握了植树造林的规律
C.发现了事物之间更深刻的联系D.掌握了用沙柳制板造纸的技术
该题A选项“发现了沙柳具有固沙防风的性质”,与题干的第一句话“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品种”的意思明显重复,所以可首先直接排除。B、C、D虽本身都正确,但D不符合题干“从哲学上看”的规定性,B选项题干又说明不了,故只能选C。
4.排倒法:即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例题12在2002年5月23-28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期间,有总值1.37亿元的近20个医药高新成果参加了竞拍角逐。医药高新成果参加竞拍是因为
A.只有进行竞拍的物品才有价值
B.竞拍是商品价值得以实现的唯一形式
C.医药高新成果是劳动产品,具有价值
D.竞拍能增加竞拍物品的使用价值
该题A选项“只有进行竞拍的物品才有价值”与题干中“医药高新成果参加竞拍是因为”因果关系颠倒,一个物品不是因为参加竞拍才有价值,而是因为有价值才参加竞拍。所以,A选项可以首先排除。B、D本身错误,故选C。
5.排混法:即排除正误混杂的题肢。
例题13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有
①社会保险是解决多数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而商业保险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②社会保险只保障被保险人基本生活,而商业保险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高③社会保险的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而商业保险的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④社会保险的依据是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定,而商业保险则是根据被保险人的需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该题③前半句错误,后半句正确,正误混杂,理应排除,故选B。
6.排间法:即排除与题干为间接联系的题肢。
例题142003年11月下旬,中央财政拨款4.3041亿元向安徽、湖南行洪区、蓄洪区内的居民进行补偿。补偿行、蓄洪水造成的农作物、专业养殖、经济林、农业机械、役畜、家庭耐用消费品等损失。中央财政拨款对受灾居民进行补偿表明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D.财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题A、B、C、D四个选项虽与题干均有一定联系,但都是间接联系,只有D选项与题干的联系是最直接的,故应选D。
7.排不完全法:即排除与题干要求不完全一致的题肢。
例题1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明确表示,《反分裂国家法草案》的适用范围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矛盾具有特殊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该题D选项前半句符合题干的规定性,但后半句与题干不相干,A选项与题干无关,故应选B、C。
8.排正法:即反向选择题应该排除与题干正向联系的题肢。
例题16下列对农村税费改革认识错误的是
A.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B.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C.有利于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D.将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国家宏观的发挥
该题A、B、C三个选项虽本身正确,但与题干都是正向联系,只有D选项与题干的逆向要求相一致,故应选D。
9.排非理性法:即相信第一选择,除非有理性依据充分证明的确搞错了,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解法强记
(1)表述有错者不选;(2)肢干不符者不选;(3)肢干双重者不选;(4)因果相悖者不选;(5)正误相混者不选;(6)间接联系者不选;(7)范围不符者不选;(8)反向选择者不正选;(9)第一选择不轻动。
解题方法只是一种技巧,其前提是基础知识很扎实,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以扎实充足的知识为基础。一方面,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力求全面而有序,使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另一方面,对重点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记忆之上,一定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理解,尤其要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相关知识的异同,力求融会贯通,既能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又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第二,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的习惯和好的做题习惯。好的思维是锻炼出来的,凡事要多思考勤动脑,同时,有必要建立错题集,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不断总结选择题的解答方法。
选择题的具体形式还有很多,高考试卷中的能力要求也较高,命题者常在一道试题中同时采用几种“迷惑”方式,同学们除了遵循上述方法外,在平时的练习中还要细心观察,反复体会,熟练掌握各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努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随机阅读
- [政治备考] 政治辨析题题型分类及解析
- [政治备考] 七步骤教你高考政治规范化
- [政治备考] 政治复习方法及考试注意事
- [政治备考]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 [政治备考] 文综政治冲刺三点论
- [政治备考] 高三政治复习:要“学懂”
- [政治备考] 政治高考核心考点:生产和
- [政治备考]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投资和
- [政治备考] 时事政治备考彻底清扫知识
- [政治备考] 名师教你怎么答高考政治主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政治备考] 怎样学好高中政治
- [政治备考]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 [政治备考] 哲学常识人生观(历史唯物
- [政治备考] 高三政治复习:要“学懂”
- [政治备考] 政治题型分类解读
- [政治备考] 哲学常识辩证法(唯物辩证
- [政治备考] 答案其实也是重要的学习资
- [政治备考] 各民族文化
- [政治备考] 高中政治生活部分复习重点
- [政治备考] 高考政治高分万能答题公式
- [政治备考] 传统文化和文化交流
- [政治备考] 如何在政治月考中总结问题
- [政治备考] 政治选择题解答有妙招
- [政治备考] 高考政治图表题解题方法
- [政治备考] 高考政治:六点建议很实用
- [政治备考] 政治辨析题的类型及解题技